注重法制宣传,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。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系列活动,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、模拟法庭、法制讲座、知识竞赛、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,提高青少年学法兴趣,探索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度化、经常化、规范化的工作模式,切实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。 搭建服务平台,帮扶弱势青少年群体。开展团干部走基层、走进青少年活动,深入走访调研,倾听青少年呼声,了解青少年诉求,定期召开“共青团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面对面”活动,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。以贫困和残障等弱势青少年群体为重点帮扶对象,积极争取上级扶贫助学基金,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青联委员与弱势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,帮助弱势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。 坚持帮教结合,切实预防青少年犯罪。面向社会招募了200余名素质较高、能力较强、热爱青少年工作的社工志愿者,建立“社工+志愿者”联合帮教模式,通过走访见面、电话沟通、网上聊天等方式及时掌握罪错青少年的最新状况,成功帮教60余名罪错青少年,使罪错青少年真正思想有人引、心理有人导、法制有人辅、困难有人帮。
|